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二十九章 锦官城(上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随后,刘谌让亲卫将这台提花机小心的运回了汉王府,召集成都众多能工巧匠们连夜仿制诸葛果所研制的束综提花机。

    数日之后,刘谌亲自实地考察了驰名古今的锦官城,而他此行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了让蜀锦成为名副其实的蜀中拳头产品,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。

    话说,蜀中因盛产桑而多有桑虫,桑蚕吐丝作茧而盛产丝,故蜀地自古便有“蚕丛古国”之誉。所以这里不仅是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,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

    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,因产于蜀地而得名,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,历史最悠久,影响最深远。

    所谓蜀锦中的锦其实就是以“织彩为文”的彩色提花丝织品,它以蚕丝为原材料,是丝织品中最为精致、绚丽的珍品。又因其生产工艺复杂,耗时费力,因此便有“寸锦寸金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而成都自古便是蜀锦的故乡,从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,便在成都夷里桥南岸设“锦官城”,置“锦官”来管理织锦刺绣,只是那时候还不叫锦官城罢了。

    蜀汉建立以后,诸葛亮也是十分注重农桑使蜀锦有了很大发展。他设专门的“锦官”管理织锦产业,驻地便被称为锦官城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连带着因为有众多织工在城南流江中洗濯蜀锦,并就地挂晒,流江沿岸便成了染后洗涤的集中地,所以锦江也便因此而得名。可以说,蜀锦在蜀国的地位十分重要。它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,同样是军费开支的来源。诸葛亮在北伐时就曾很直白的提出“决敌之资,唯养锦耳”。只是现如今,它却已然无法独自支撑起蜀汉经济罢了

    。

    因锦官城主要便是织造蜀锦的地方,所以雇佣的基本上都是会纺织技巧的女子,又有人戏称这锦官城为女儿城。

    来到这里,除了看到莺莺燕燕的女子外,便是五彩缤纷、精美绝伦的蜀锦。也可以说,蜀锦在蜀汉这个特殊国情下,除了能增加经济收入外,还有另外一个作用,那就是解决大量女子的就业与生计问题。

    毕竟女子并不适合耕种,而蜀国连连征战造就了蜀中成年男子相对较少,织造蜀锦也就可以让她们弥补家用维生了。这也是刘谌坚持改进束综提花机,发展锦官城蜀锦织造业的又一原因了。

    介于锦官城一度是蜀汉的经济命脉,所以现在的锦官城早被汉王府所接管了,就连锦官也更换为汉王府的吕雅。要说吕雅这人,刘谌有一定的印象,他是刘谌招录蜀汉名臣之后所招的人才。自打吕雅接任锦官之职后,也曾革除弊制,将管理混乱的锦官城打理的还算不错,可是在盈利方面虽有提高,却始终难以达到

    理想效果。当然,这也是跟吕雅无法更新升级提花机,从而提高蜀锦质量与产量有着根本的关系。而刘谌这一次来锦官城,也就是为了送来新赶制的数十台束综提花机,以及将后世先进的流水线生产方式面授于吕雅

 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